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结合纪念严复诞辰170周年纪念活动,1月2日中午,省委宣传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联合组织开展“百年天演 鉴知未来——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我校组织全体师生以集体学习、个人观看等形式同步参加了此次“同上一堂思政课”直播学习。
课程邀请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欧阳哲生,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宪明,复旦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赵东元,福建省严复研究会学术委员会主任王岗峰等省内外专家,以“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为主线,结合郎官巷严复故居、阳岐严复故里、中国船政文化城、严复与北洋水师学堂纪念馆等相关实景、场馆,带领师生走进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上里程碑式的巨人、中国近代杰出启蒙思想家、教育家、翻译家严复,生动阐述严复先生的生平故事和思想精髓,教育引导全省学生进一步厚植爱国热情、培育科学精神、增强历史担当,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直播课后,同学们纷纷表示收获良多、感悟颇丰:
严复是“中国西学第一人”,他在船政学堂求学、在《直报》撰文、翻译《天演论》等事迹让我非常触动。严复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弘扬严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的精神,用实际行动回答时代之问,书写好民族复兴的青春答卷。
——智能制造学院机械设计与制造22A曾凯
“不忘本来,汲取外来,鉴知未来”概括了严复先生一生的思想精华,也勾勒出我们今天面对“两个大局”所应持有的态度。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生逢其时,施展才干的舞台无比广阔,我们应当学习严复先生的精神,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
——国际旅游学院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23A班邱雅雯
严复高举“科学”与“爱国”两面大旗,他身上所具有的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的精神应当成为我们这一代青年的精神印记。当代青年应追随严复先生,厚植爱国情怀,培育科学精神,增强历史担当,提升专业技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交通工程学院城市轨道车辆应用技术专业22B王长超
本次思政课不仅让我对中国近代史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近代历史沉重的同时,也被中国人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所震撼。严复的智慧、勇气让我深感敬佩,他的精神风貌和治学理念激励着一代代人的前行之路。我们坚定历史自觉和历史自信,接续书写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美乐章。
——财经商贸学院大数据与会计23B班潘紫菱
本次思政课是一次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触动。课上,我们深入学习了严复先生对中国教育领域的巨大贡献,以及他为改变中国落后局面的不懈努力。严复先生用他的智慧和勇气为中国富强不懈努力,作为新一代的青年,我们应当以严复先生为榜样,树立远大的理想,不断锤炼自己的能力和技能。
——教育民生学院学前教育23A王月彩
一百年历经沧桑,一百年历久弥新。短短一个小时的思政课让我们身临其境感受到了严复先生时至今日依然熠熠生辉的思想光芒。严复先生不忘本来、汲取外来、鉴知未来的理念,立足中华民族文化之根本,放眼世界,寻找智慧,以天演惊雷唤醒国魂。我辈更应接过历史与时代的“接力棒”,对历史告慰,也对未来告白。
——影视动画学院艺术设计23A闫家瑞
聆听此次课程,让我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当代青年肩负着国家前途、民族命运、人民幸福的责任和使命,应把握好学习的黄金期,志存高远,立足当下,从今天的思政课中汲取文化滋养,感悟百年天演思想伟力,始终保持昂扬奋进的精神状态,在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争做新时代好青年。
——人工智能学院智能产品开发与应用22A朱杨庆
这堂课让我们看到了,以变革精神照亮中国的严复校长走过的百年长路。百年之后,当代中国正通过改革开放探索独属于我们的中国道路。新时代青年要传承、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民族自信;要有兼容并蓄的心态,汲取外来文化精华,丰富我们绚丽多彩的中华文化。鉴知未来,厚植爱国情怀、培育科学精神、增强历史担当。
——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工程技术23B林嘉壕
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施行。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结合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把弘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全过程,引导师生厚植爱国情怀,坚定“四个自信”。


在北校区四区101和南校区笃行楼报告厅,来自各二级学院的共500名师生集体收看本次思政课

智能制造学院集中观看直播

财经商贸学院集中观看直播
文、图/宣传部、各二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