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进行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进行时 -> 正文

我校组织师生参加“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在线直播学习

发布日期:2024-10-12 浏览量:

根据省委教育工委工作安排,9月27日-10月10日,我校通过“集中+分散”“课堂+社区”的形式,积极组织师生收看学习“中国的希望在延安——纪念陈嘉庚诞辰150周年福建省大中小学同上一堂思政课”。

本次活动同时也是我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的重要活动安排之一。

9月27日晚,学校在党群服务中心集中组织学生会干部40余人观看首播,在笃行楼报告厅和北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分别组织300余人集体观看。10月8日-10日,通过思政课《形势与政策》课组织24个班、12场开展课堂专题学习讨论。此外,各党总支组织本学院师生通过主题团课、主题班会以及个人自主学习等形式进行了回看学习。

师生们学习后纷纷表示,此次课程生动地再现了“中国的希望在延安”这段历史佳话,使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道路,关键要看这条道路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讲话中指出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当以陈嘉庚先生为榜样,把个人梦想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同祖国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自觉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

师生感想选编:

影视动画学院辅导员韩艳妮:在抗日战争最艰难的时期,陈嘉庚冲破国民党政府的重重阻挠,亲赴延安考察。他看到了中共领导人的朴素与诚恳,看到了延安军民的团结与奋斗,更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事业所作出的不懈努力,这些所见所闻让他深刻认识到中国的希望在延安!我们应当铭记这段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在日常思政教育工作中引导学生了解陈嘉庚等爱国华侨的壮举,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建筑工程学院辅导员陈嘉杰:嘉庚先生的家国情怀是他与中国共产党同心同行的前提条件。嘉庚先生访问延安以后,深入了解了党的各项主张和实际作为,由此思想理念产生变化,此后,他始终坚定站在中国共产党一边。广大的青年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也要和嘉庚先生一样,去真正深入了解我们的党,了解社会主义,了解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理想信念,更好地为社会、为人民、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真正从思想上向蜕变为共产党员。

建工22A学生燕化文:这堂课让我对陈嘉庚先生的爱国情怀和延安精神有了更深的感悟。课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延安时期的伟大斗争历史,中国共产党做出的一系列伟大创建为中国的未来指明了方向。我们应当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以陈嘉庚先生为榜样,心怀爱国之情,树立报国之志,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努力践行延安精神和爱国情怀,以实际行动书写青春华章,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动漫20Z1学生曾丽颖:在此次特别的思政课堂上,我们回顾了那段辉煌历史,被陈嘉庚先生展现出的深沉爱国、无私奉献的精神所激荡,更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为透彻的领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当坚守信念,怀揣服务人民的崇高使命感,与我们党同心同德,与人民同向同行,将个人的爱国情怀与报国之志紧密相连,励志勤学,勇于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青春热血与智慧力量。

会计23A学生李姝烨:一个国家的希望在于有一群坚守信念、勇于奉献的人。陈嘉庚先生在延安看到了一个志同道合的伟大群体,其中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百姓,都以国家兴亡为己任,不畏艰难险阻,积极投身于伟大的革命事业。我们应该以对嘉庚精神的感悟为激励,以史为鉴,坚定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勇于担当作为,自觉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让中国的未来更加光明。

笃行楼报告厅收看首播

党群服务中心学生干部收看首播

建筑工程学院师生集体观看回放

学生社区组织交流讨论

《形式与政策》课堂交流讨论

文/宣传部、图/校内各单位